帆纜作業(yè)
[拼音]:fanlan zuoye
[外文]:canvas and rope work
船上帆布制品的縫補和繩索的系結(jié)、插接、操作及保養(yǎng)等作業(yè)的統(tǒng)稱。在帆船時代,掌握帆纜作業(yè)是水手的基本技能。帆纜作業(yè)關(guān)系到帆船駛風(fēng)操作的安全,反映出船上的藝術(shù)裝飾水平。機動船興起后,帆纜作業(yè)范圍逐漸減小,但水手仍須掌握其中某些基本技能才能適應(yīng)航海的需要。
帆布作業(yè)
目前船上帆布作業(yè)主要是帆布縫補作業(yè)??p補作業(yè)的對象有用厚帆布縫制的天篷、罩套、救生筏、救生圈;用上蠟帆布縫制的圍幕、艙蓋布;用薄帆布縫制的救生衣、工作服和手套等。帆布縫補作業(yè)常用的工具有頂針、帆針、帆線、打眼沖、鉚圈器(固定帆布上孔眼用)、黃蠟、木槌等。常用的手縫方法有四種。
(1)平縫法:兩塊帆布對接時多用平縫。將兩塊帆布疊合,在疊合邊正反兩面各縫一道。
(2)卷縫法:把帆布包在繩索或其他物體上的縫法。先折好縫入邊,將帆布包過物體,兩邊留下一個針距寬度,縫針成45°方向。
(3)中縫法:貼補帆布,縫合相互重疊的部分,使帆布緊密疊合,以增加強度,一般用上下針成虛線縫合。
(4)十字縫法:帆布綻縫時沿裂縫邊緣縫合,一針上,一針下。
繩索作業(yè)
包括繩結(jié)、插接和滑車組穿繩作業(yè)等。船上使用的繩索有三類。
(1)纖維繩:以植物纖維或合成纖維擰絞或編絞而成,用作系泊纜、吊物索等。合成纖維繩強度高、重量輕、壽命長,而且耐酸堿,20世紀60年代以來已廣泛應(yīng)用。
(2)鋼絲繩:由若干整根鋼絲絞制而成,有的內(nèi)有麻芯,多用作支索、吊貨索、拖纜等。
(3)鏈索:通常以無檔鏈制成,比纖維繩、鋼絲繩耐磨,用作長期系泊的系泊鏈,以及舵鏈、千斤鏈、吊貨鏈等。
繩結(jié)作業(yè)
纖維繩打結(jié)、連接、系綁的方法。用于繩、纜、索具的固定或連接,設(shè)備或貨物的吊放,高空或舷外作業(yè)時的系縛等。繩結(jié)作業(yè)要求打結(jié)迅速、牢固可靠、拆結(jié)方便、外型整齊美觀。帆船時代的繩結(jié)式樣繁多,有100余種;現(xiàn)代船上使用的種類較少,比較實用的有10余種。
(1)縮帆結(jié):又稱活頭平結(jié)(圖1 a)。救生艇駛風(fēng)時用此結(jié)捆扎帆下腳,可縮小受風(fēng)面積和降低帆的受風(fēng)中心。
(2)雙編結(jié):用于兩根粗細不同繩索的連接。將粗繩一端折成環(huán)眼,細繩一端穿繞后收緊(圖1 b)。
(3)單套結(jié):用于高空或舷外作業(yè)時系保險繩(圖1 c)。
(4)撇纜活結(jié):用以將撇纜臨時系結(jié)在纜繩的琵琶頭上(圖1 d)。
(5)架板結(jié):架設(shè)跳板時,系在跳板的兩端(圖1 e)。
(6)升降結(jié):用于高空作業(yè)時系留人坐板,作業(yè)者可以自己控制升降(圖1 f)。
(7)旋圓雙半結(jié):用于船舶系泊帶纜或懸掛物體(圖1 g)。
(8)圓材結(jié):用于臨時拖曳或升吊圓材等細長物體(圖1 h)。
(9)丁香結(jié):用于將繩索系扎在圓柱形物體或欄桿上(圖1 i)。
(10)魯班結(jié):用于防止丁香結(jié)滑脫,加繞一圈(圖1 j)。?拖木結(jié):用于拖曳重和大的圓木,為防止滑脫,在圓材結(jié)之后加打一半結(jié)(圖1 k)。?鉤結(jié):用于將繩子懸掛在鉤子上,下方懸吊重物(圖1 l)。?制索結(jié):船舶靠泊時,當(dāng)系泊纜絞緊后,臨時用制索繩或鏈在系纜上打一制索結(jié),防止纜繩打滑,然后從絞纜機上將系纜松下繞在纜樁上(圖1 m)。?救生索結(jié):又稱花箍結(jié),在救生艇架橫張索下方的救生索上,分節(jié)打上此結(jié),以便手握腳踏,防止打滑(圖1 n)。
插接作業(yè)
將兩繩分股相互穿插或?qū)卫K繩頭分股插入本繩干內(nèi)的連接方法。插接法連接的繩的強度約比原繩低5~30%,比用一般繩結(jié)連接的牢固,而插接處的直徑增加不多。插接分短插接、長插接和眼環(huán)插接三種。
(1)短插接:連接兩根粗細相同的繩索,插接段較短的接繩法。插接段直徑比原繩直徑略大,不能作滑車繩使用。繩質(zhì)不同,插接方法也不同。纖維繩短插接是將兩繩頭松開,再將兩繩各股交叉對好,逆各股扭向壓一股穿一股(圖2)。
鋼絲繩短插接是將A繩在距繩頭10~12倍繩周長處用小繩扎緊,松開繩股,分5活股在上,1活股在下;將B繩在距繩頭8倍繩周長處,用鐵筆挑開繩干,5股在上,1股在下;A繩的5活股分別穿入B繩上方5股孔。以上稱一五插法,按此法類推,還有二四、三三插法。合成纖維繩短插接是將兩繩頭割齊、散開,依次分為4組,每組2股扎在一起;兩繩各組相互交叉,依次穿插。
(2)長插接:連接兩根粗細相同的繩索,其插接繩段較長,但插接段直徑基本保持不變,可以穿過滑車纜孔。依繩質(zhì)可分為纖維繩長插接、鋼絲繩長插接。纖維繩長插接是先將兩繩繩頭的3條繩股分開1~2米長,交叉對好,將A繩一條繩股拆出,將B繩的一條繩股填入,依次類推,最后將各股成對打半結(jié)扎起來(圖3)。
鋼絲繩長插接是分別將對接的兩繩距繩頭2~3米處扎緊,拆開各股,分為三組,然后將各組交叉對好,將A繩的一組拆出,B繩的一組填入,依次類推,然后將一組二股分開,進行單股拆出,單股填入。此法不如短插接牢固,故不常用。
(3)眼環(huán)插接:俗稱琵琶頭,用插接方式將繩頭制成環(huán)形以便系帶纜樁或鑲?cè)肭董h(huán)以便與卸扣連接。眼環(huán)插接也分三種方法。纖維繩眼環(huán)插接是先將繩頭松開約5 倍繩周長度,用中股逆搓紋自左向右穿過繩干第一股,左股穿第二股,右股穿剩余一股,如此順序穿插(圖4)。
鋼絲繩眼環(huán)插接是先將繩頭松開約8~10 倍繩周長度,按三三、二四、一五插法分為活股,其穿插方式與短插接相同。合成纖維繩眼環(huán)插接是取繩頭一段長約4~5米,拆散各股約長600毫米,將八股分為四組,兩組上,兩組下,靠近繩干,壓接近一組的一花,穿插一次,依次類推。
滑車組穿繩作業(yè)
滑車組又稱絞轆,是一根滑車繩與1~2個滑車組成的起重工具。使用滑車組必須掌握滑車的穿繩法。穿繩首先要把動滑車和定滑車平放在甲板上,整理好滑車繩,然后開始穿繩,從定滑車起穿。三、三滑車組 (定滑車和動滑車均為三輪)的穿繩法見圖5。
- 參考書目
-
- 大連海運學(xué)院船藝教研室編:《船藝》,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1980。
- The Admiralty,
- Admiralty Manual of Seamanship,Vol.Ⅰ & Ⅱ,part Ⅱ,HMSO,London,1972.
建筑資質(zhì)代辦咨詢熱線:13198516101
版權(quán)聲明:本文采用知識共享 署名4.0國際許可協(xié)議 [BY-NC-SA] 進行授權(quán)
文章名稱:《帆纜作業(yè)》
文章鏈接:http://www.fjemb.com/12288.html
該作品系作者結(jié)合建筑標準規(guī)范、政府官網(wǎng)及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guān)知識整合。如若侵權(quán)請通過投訴通道提交信息,我們將按照規(guī)定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