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廠建筑
[拼音]:zaochuanchang jianzhu
[外文]:shipyard construction
用于建造和修理船舶的工業(yè)建筑。造船廠按生產的船舶類型可分為商船廠、工程船廠、艦艇廠等;按生產性質和規(guī)??煞譃榫C合性造船廠和總裝性造船廠兩種。綜合性造船廠除制造船體和安裝儀器設備之外,還設有制造主輔機、船用設備及其他配套件的各種車間;總裝性造船廠只制造船體、舾裝件管系和艙室絕緣裝飾,進行船舶的組裝和試驗,而其他船用機械、裝備和儀表等,則由有關的專業(yè)廠提供?,F(xiàn)代的造船廠多是總裝性的工廠。
組成
一般建造鋼質船舶的工廠由下列生產車間和設施組成:
(1)放樣車間。目前大多利用計算機來完成船體線型、船體零部件和結構的形狀、尺寸等的放樣工作。
(2)鋼材預處理車間。對鋼板、型鋼等進行校平校直,噴丸除銹,噴涂底漆等預處理工作。
(3)船體加工車間。對鋼材進行號料、切割、彎曲,對零件進行邊緣形狀的加工。
(4)裝焊車間。將零件裝配成部件,制作船體的平面分段和立體分段;船體分段經過除銹涂底后,在本車間進行管系、機電、艙室裝修等預裝工作。
(5)露天和室內船臺(船塢)及其他下水設施。合攏船體的分段,安裝軸系、舵系、上層建筑和部分管系、儀器,進行部分裝修工作。船體完成外殼涂裝后,滑行或漂浮下水。
(6)舾裝碼頭和車間。完成其余的電氣、絕緣、裝飾等舾裝工作,作好碼頭試驗,進行航行交船試驗。
總平面設計
造船廠總平面設計的依據(jù)是生產的規(guī)模和性質,廠址的地形、地質、水文,尤其是水深、風浪、潮汐、流速、淤積、航道等水域條件,以及上述各車間的組成要求,務求做到材料、零件、分段、總段、各種機組和設備的生產流程最短最方便。選擇好舾裝碼頭、防波堤以及各種下水設施的位置和形式,保證廠區(qū)內人流的便捷和安全。大型造船廠的船體制造區(qū)和船臺區(qū),要有寬闊的運輸?shù)缆?,有足夠的部件和分段等露天堆場。有的造船廠可以盡量合并車間和下水設施,組成“室內造船廠”。
主要廠房設計
造船廠廠房中最有特點的是裝焊車間、室內船臺(船塢)車間和噴丸除銹車間,分述如下。
裝焊車間
有一條生產線的裝焊車間,其廠房跨度為30~42米,吊車軌高20~30米,起重量30~150噸,一般設雙層吊車;柱距12~24米,有的達48米。裝焊車間“通用地坪”多在混凝土地面上,與軸線成45°,按0.7米間距埋設T型鋼,作為分段的焊接架支座。如果分段尺度較大,須設屋面采光,其采光帶(平天窗或三角形天窗,見工業(yè)建筑采光)應與分段成90°方向布置,使胎架林立的分段內外和不同標高的工作面上都能獲得充分的自然光照。為排除電焊廢氣,應考慮屋頂通風或利用穿堂風等措施。通行分段和總段的大門,其寬度與廠房跨度相同,高度與吊車軌齊高;為便于開關,應自帶傳動裝置。因為分段高大,艙室的角落多,在工作地點可設“集裝箱式廁所”(尤其適用于露天船臺)。在吊車梁走道板標高附近可設“高空廁所”,供在高空作業(yè)的吊車司機使用。為充分利用室外的起重設備將分段或總段吊出車間,可采用移動式的風雨棚(可帶輕型橋吊,圖1)、移動式開啟屋頂?shù)难b焊車間,其移動范圍可從1~2個柱距到整個屋頂?shù)拈L度。屋頂移動的方式有疊套的(圖2)和不疊套的兩種。移動的傳動方式有用室內吊車驅動屋頂?shù)?,有用絞車拖動屋頂?shù)?,也有在屋頂上直接安裝馬達自行驅動的。
室內船臺(船塢)車間
船臺(船塢)有一條生產線,其跨度為24~42米,吊車軌高25~37米,起重量100~200噸,也可設雙層吊車;柱距12~48米,甚至大于70米(在跨間運輸處)。大門、屋頂采光、排氣以及廁所的設置等,均與裝焊車間的要求相同。室內船臺(船塢)車間造價高,但在嚴寒或多雨地區(qū)有良好的勞動條件,可以提高工時利用率并保證造船的工藝和技術要求(如焊接、油漆質量等)。
噴丸除銹車間
主跨為18×12×24米(跨、高、長)的全封閉式車間(圖3),全鋼結構,內墻面和平頂均為鋼板覆面,一般在地下有較大的落丸回收坑。車間內的通風裝置應保證氣流從上至下和落丸方向一致,其密閉大門寬18米、高12米。除銹后的船體分段由平板車送往涂裝車間噴涂底漆。
建筑資質代辦咨詢熱線:13198516101
標簽:zaochuanchang jianzhu、造船廠建筑
版權聲明:本文采用知識共享 署名4.0國際許可協(xié)議 [BY-NC-SA] 進行授權
文章名稱:《造船廠建筑》
文章鏈接:http://www.fjemb.com/12298.html
該作品系作者結合建筑標準規(guī)范、政府官網及互聯(lián)網相關知識整合。如若侵權請通過投訴通道提交信息,我們將按照規(guī)定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