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菜的苗床如何進行管理
青花菜從播種至出苗需要2-3晝夜,時間短,但管理要求高,重點應加強觀察,從苗期環(huán)境條件的總體出發(fā),注意調(diào)節(jié)溫度和水分這兩個主要因子。整個發(fā)芽期必須做到上午、午后、傍晚一天3次的田間觀察,觀察種子的萌動,畦面土壤的干濕和日照的強烈程度或雨天的田間排水情況。7-9月份晴天高溫情況下,發(fā)芽出苗期主要依靠澆水調(diào)節(jié)土溫,使土溫保持在25-30℃的適宜溫度下,以利于正常出苗。澆水可以在午前和傍晚進行,盡量避免在澆水以后遇到陰雨天氣。此期間畦面覆蓋2-3晝夜遮陽網(wǎng),進行降溫防雨,等出苗后兩子葉展開轉綠時及時揭掉遮陽網(wǎng)。
子葉轉綠至2葉1心期為青花菜秧苗的基本營養(yǎng)期,青花菜秧苗子葉展開并轉綠后進入獨立的自養(yǎng)階段,此期如果根系生長和吸收不良,或苗床中溫度過高,都容易使幼苗生長發(fā)育不良。隨著真葉的生長、展開及葉面積的擴大,至2葉1心期后子葉的作用逐漸失去。此期的管理是培育壯苗的關鍵。管理上主要抓好如下這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及時架好小拱棚并蓋上遮陽網(wǎng)。晴天上午8時至下午4時蓋遮陽網(wǎng)降溫,其余時間揭去遮陽網(wǎng),陰天及小雨時不蓋網(wǎng),間歇蓋網(wǎng)時間歷時1周。二是加強水分管理。雨后及時清溝排水,保證田間不積水;晴天土表見干后及時澆水保墑。三是防止臺風、暴雨。密切關注臺風、暴雨等惡劣氣候的預報,臺風、暴雨來臨之前做好各項防災措施,可以在小拱棚上蓋農(nóng)膜,畦邊每隔2m再用一拱桿卷起農(nóng)膜成一通風口通風降濕,每兩根拱桿間用樁頭打一壓膜,農(nóng)膜頂上蓋遮陽網(wǎng)并用尼龍繩或壓膜線與樁頭拉緊固定。臺風、暴雨過后及時揭去農(nóng)膜和遮陽網(wǎng)等設施,防止秧苗徒長。四是加強病蟲害的預防。出苗后至1葉1心期及時用40.7%的樂斯本800倍液加3%的井岡霉素500倍液防止猿葉蟲為害和預防立枯病及猝倒病發(fā)生。
秧苗2葉1心期后進入迅速生長期,秧苗生長量的90%是在此期形成的。此時溫度仍然較高,根系形成、生長很快,為了培育壯苗,此期的管理應以控為主。管理上主要抓好這幾方面工作:一是繼續(xù)做好防臺風和暴雨工作,方法參照秧苗基本營養(yǎng)生長期。二是繼續(xù)做好見干、見濕的水分管理工作,寧干勿濕。三是做好2葉1心期的間苗工作,使苗床秧苗生長空間達到10平方厘米一株的均勻水平,確保667平方米秧苗達到5萬株。四是整個秧苗生長期間控制施肥,但對弱小苗可以施少量尿素促進平衡。五是加強蟲害的防治,蟲害發(fā)生期可以用5%銳勁特1500倍液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蟲以及菜螟;用20%米滿1000倍液加10%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防治甜菜夜蛾和斜紋夜蛾;用10%吡蟲啉3000倍液防治蚜蟲。
建筑資質(zhì)代辦咨詢熱線:13198516101